商家明知故犯 药店推销很过分

益养录 人气:1.83K

受访专家: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主任贺运河;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副秘书长陈红彦

“为了推销药品,他们什么都敢说。”近日,《生命时报》接到多位读者来电,均反映药店店员推销高价且不适宜药品的问题。记者调查也发现,一些药店确实存在“不卖对的药,只卖贵的药”的现象,严重影响大众合理用药。

商家明知故犯 药店推销很过分

不卖对的,只卖贵的

近日,《生命时报》记者在一位医生的陪同下来到北京市朝阳区红庙附近的“北京百姓康利大药房”,自称扁桃体肿大、咳黄色脓痰、持续发烧,希望购买头孢类抗生素。女店员说,头孢治不了细菌感染,应该吃消炎的中成药,于是拿出一盒“蓝芩口服液”递给记者。该药40块钱一盒,一盒只能吃两天。陪同的医生当场反驳说:“我虽对中成药不太了解,但说头孢治不了细菌感染,这是忽悠人。”当记者要求店员出示执业药师证时,店员哑口无言,拿不出资质证书。

在朝阳区金台路附近的“济民康泰大药房”,记者自称感冒希望购买“连花清瘟胶囊”。店员给记者拿药的同时,极力推荐再买一瓶售价90多元的复合维生素片,称其能保胃护肝。记者在此逗留的十几分钟内,发现店员几乎向所有顾客推荐了这款维生素片。

记者在丰台区云岗附近的“北京鼎好恒康特价大药房”内,表示想买一盒消炎药。店员连哪里发炎都没问,二话不说直接从柜台中拿出多款“能消炎的中成药”,价格都偏贵,均是四五十块钱一盒。记者希望买常用的西药,可对方却说“这几款卖得最好,别看贵,效果好。”记者仔细一看,其中一款药还有两个月就过保质期了。

在海淀区西苑附近的几家药房,记者称孩子患有哮喘,想买处方药“沙美特罗”,但没一家药店的店员提出看处方,只说这种药没现货,要登记后到货再通知。

“不卖对的,只卖贵的,这是药店行业的潜规则,由来已久。”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副秘书长陈红彦在药店行业工作多年,她告诉《生命时报》记者,销售价格较高的特定药品,店员和药店能从药企得到返利,于是受利益驱使,枉顾消费者的信任。

推销的三大套路

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主任贺运河担忧地说:“这会给大众用药带来诸多隐患。”他根据记者调查中的所见所闻,总结出药店推销的三大陷阱。

不管啥症状,推荐中成药。服用头孢类抗生素,对细菌性感冒引起的严重咽喉肿痛有效,但应凭处方购买。使用中成药也应经中医师辩证施治,根据体质用药。比如店员推荐的蓝芩口服液有清热解毒的作用,适合风热型感冒患者,而不适用于阴虚、气虚患者,滥用可能加重病情。陈红彦认为,店员之所以大肆推销清热去火、消炎解毒的非处方中成药,在于这些说法深入人心,且自认为一般吃不出什么大问题。其实,乱服中成药也会带来肝肾损伤,需要警惕。

鼓吹保健品比药好。日前,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的消费提示指出,凡声称有疾病预防、治疗功能,未声明“本品不能代替药物”的保健品,一律不要购买。生活中,很多药店店员的推销套路已然将保健品夸成了药,这条消费提示同样适用。以小儿哮喘为例,很多孩子都是过敏体质,店员往往强调保健品能增强体质,改善过敏症状,其实一些保健品可能本身就含过敏原,吃不对反而加重病情。

助长处方药滥用。处方药一般价格相对较贵,利润更高,为追求利益最大化,药店往往将“处方药不能随意买卖”的规定抛之脑后,增加用药风险,疗效也得不到保证,甚至出现损害肝肾的不良事件。2000年1月,我国正式实施《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流通管理暂行规定》,但直至今日,药店处方药仍没管好,消费者由于缺乏安全用药意识,或是为了图方便,对此熟视无睹。

多搞突击检查

为让药店店员学会药品销售的基本知识,能向顾客推荐合适的药物,陈红彦曾编写过多本合理用药手册,遗憾的是,药店经营者和店员往往为了效益,明知故犯。“这和监管不到位有关。”陈红彦告诉记者,食药监部门承担着药店行业监管职责,颁布了《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》,事无巨细地连药品如何分类摆放都做出规定。然而,虽有管理的顶层设计,但基层监管却落实得不好。目前,监管人员数量不够,难有精力监督遍布大街小巷的药店,查处难度较大。食药监部门虽在社区聘请了社会监督员,辅助监管,但陈红彦曾看到,监督员们在药店大吃大喝,何谈履职?!

随着行政机构改革的推进,如今,国家食药监总局已纳入全新组建的“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”。考虑到药品监管的特殊性,政府还单独组建“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”。陈红彦认为,从顶层设计看,将药品和食品分开,各司其职,有助于提高监管效率和针对性。希望监管部门加强完善“药品飞行检查制度”,多搞突击检查,对行业乱象起到震慑作用。

贺运河建议,消费者应了解药品基础知识,用药最好根据医生处方,去药店购药时说清药品通用名和生产厂家,店员再巧言善辩也无计可施。如实在不知道该买什么药,也可选择性听店员建议,但要留个心眼儿。对于感冒、腹泻等常见病,价格公道的常用药就能很好地解决,不必盲目尝试贵药、新药。孕妇切记不要自行购药,以免对胎儿和妊娠造成不良影响。

【版权声明】本文为生命时报独家授权的原创文章,请勿转载、抄袭或改写。